-
学校举办新闻宣传和舆情工作专题培训会10月20日下午,学校在会议中心举办新闻宣传和舆情工作专题培训会。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报社社长吴世珍出席培训会,宣传部副部长、报社副社长魏喆吉主持培训会。吴世珍在讲话中强调了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和网络舆情工作的重要性,并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二是要加强学习,提高新闻宣传和舆情处置工作能力。三是要强化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培训会上,魏喆吉以《压实责任,守牢阵地,开创新闻宣传工作新局面》为题,结合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如何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三点建议,并阐述了四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322
-
学校召开“师范教育+”和“文化创意+”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10月18日和19日,我校分别召开“师范教育+”和“文化创意+”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校领导夏东伟、于永明出席会议。在“师范教育+”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上,夏东伟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是我校的必然选择,也是职责所在,必须要高举师范教育旗帜,加快推进“师范教育+”学科集群建设。他强调,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各相关学院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基层学术组织,以基层学术组织为抓手,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研究生培养实际需要,组织各专业领域做好调研论证,科学修订学制年限;三是发挥好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538
-
学校召开“师范教育+”和“文化创意+”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新闻网讯10月18日和19日,我校分别召开“师范教育+”和“文化创意+”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校领导夏东伟、于永明出席会议。在“师范教育+”学科集群建设研讨会上,夏东伟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师范教育,是我校的必然选择,也是职责所在,必须要高举师范教育旗帜,加快推进“师范教育+”学科集群建设。他强调,要重点做好五项工作,一是各相关学院要尽快建立健全相应的基层学术组织,以基层学术组织为抓手,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根据研究生培养实际需要,组织各专业领域做好调研论证,科学修订学制年限;三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328
-
我校宿杰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近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宿杰课题组在国际顶级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中科院大类一区,影响因子:19.924)上发表题为“Flexible ZnO Nanosheet-Based Artificial Synapses Prepared by Low-Temperature Process for High Recognition Accuracy Neuromorphic Computing”的研究论文(https://doi.org/10.1002/adfm.2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339
-
我校刘人荣教授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文章近日,化学化工学院刘人荣教授继2022年9月在Angew. Chem. Int. Ed.(anie. 202212101)发表论文之后,近日再次在国际顶级期刊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题为“Atroposelective Synthesis of N-Arylated Quinoids by Organocatalytic Tandem N-Arylation/Oxidation”(anie.202212846)”的研究成果。论文第一作者为2020级硕士研究生郭长秋和化学化工学院卢传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392
-
学校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10月20日下午,学校在浮山校区办公楼召开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专题工作会议,并集体约谈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肖江南主持会议并讲话,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及18个学院(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学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总体情况,并就各学院设备共享入网、设备和共享平台规范使用、共享收入以及设备共享使用重视程度、设备信息完善情况作出指标分析。会议指出,学校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投资效益和使用效率,旨在建设资源丰富、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的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减少设备重复购置,促时间: 22-10-24 浏览次数:333
-
我校学生在AtmosphericChemistryandPhysics发表高水平论文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曹晶在我国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BVOCs)排放对大气二次污染的影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Enhanced summertime ozone and SOA from 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BVOC) emissions due to vegetation biomass variability during 1981–2018 in China”为题发表在大气环境领域权威期刊Atmospheric C时间: 22-10-21 浏览次数:359
-
学校在2022年第一批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工作中再创佳绩近日,青岛市科技局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第一批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名单的通知”,我校组织申报的7个中心获批建设青岛市技术创新中心,再次创下申报该类科技创新平台的最佳成绩。本次入选的平台分别为依托医学部口腔医学院建设的青岛市口腔医用生物材料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为袁昌青教授;依托纺织服装学院建设的青岛市生态染料制造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为许长海教授;依托电子信息学院建设的青岛市超导量子感知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为李山东教授;依托医学部建设的青岛市可穿戴脑疾病治疗能设备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为万芪教授;依时间: 22-10-21 浏览次数:339
-
学校召开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专题工作推进会近日,学校在会议中心302会议室召开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专题推进会,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社会工作进一步部署推进。校长夏东伟部署工作并讲话,会议由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主持。夏东伟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各单位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社会工作的重要意义。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是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建设的需要,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教师学术成长的必由之路。二是要建立推进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社会工作的长效机制。各学院(部)要及时调度、认真组织项目指南编写、各类项目申报、科技平台建设、科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时间: 22-10-21 浏览次数:307
-
学校9项成果获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2022年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和优秀共享课程近日,山东省教育厅下发了《山东省高等学校课程联盟关于公布2022 年度在线教学优秀案例和优秀共享课程名单的通知》。我校共获批9项,其中优秀共享课程4门,在线教学优秀课程教学类案例4项,优秀管理类案例1项。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阵地,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整合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取得一批具有示范性、引导性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打造各类优质课程,获批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76门。下一步,学校将强化需求牵引,增大时间: 22-10-21 浏览次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