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山东继续教育培训网 关于我们|
张鸿波  党委副书记负责宣传、思想政治、意识形态、治安综合治理、校办产业、法律事务等方面工作,分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保卫处、科技产业管理处,联系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法学院、青岛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集团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产学研协同开发有限公司。
张淑华  党委副书记负责统战、港澳台事务、工会和图书资料建设等方面工作,分管机关党工委、党委统战部(港澳台侨办公室)、工会(妇女委员会)、图书馆,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
陈克正  党委副书记、校长主持学校行政全面工作,分管校长办公室、学科建设处、人事处、济南校区,联系大数据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化工研究院。
马连湘  党委书记主持学校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中德合作工作。联系材料学部、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橡塑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性能聚合物及成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办公室。
青岛仲裁委员会仲裁员。青岛市市南区人民法院人民陪审员。青岛市政府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法学会学术委员。青岛市国际奥帆赛法律运行专家。青岛市法学会行政法学、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青岛政府绩效考评专家、青岛市应急专家、青岛市城市执法管理局监督员。中国法学会会员、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
青岛市政府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法治青岛专家组专家、青岛市崂山区行政复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民法学会理事、山东省科技法学会常务理事、青岛市地方立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岛科技大学知识产权研究基地负责人。主讲课程:《民法总论》、《侵权责任法》、《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专题》等
杨振姣,女,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教师、公共管理系党支部书记,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管理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土地资源管理、海洋管理与政策、国际政治与关系主要教学经历:主要讲授《公共事业管理》、《政策科学》和《公文写作》等课程,其中《公共事业管理》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
杨洋(1984—),女,湖北黄冈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理学会会员,主要从事海洋国土资源管理、城市可持续性科学与耕地资源保护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行业性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等多项课题,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詹建红,汉族,湖北红安人,法学博士。曾先后就读于中南政法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从事过检察官、公务员、法官等职业,2003年5月进入高校任教至今。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学部和法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其间,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挂职任武汉市青山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繁荣人才工程”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
内蒙古人。先后毕业于内蒙古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山东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刑法研究室主任。美国南德州法律大学访问学者。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法学会会员、山东省刑法学会理事、山东省检察理论学会理事。曾获“内蒙古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山东大学和山东大学(威海)“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山东大学(威海)学科带头人、山东大学(威海)教学能手等称号。
山东省济宁人,山东大学法学学士、法学硕士、法学博士,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访问学者。教授,刑法方向博士生导师。曾任法律系主任,现任副院长。
河南省镇平县人,博士,刑法学方向博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处处长。研究方向与讲授课程:研究方向为刑法基础理论、刑法解释学;讲授课程:刑法学(本科)、刑法专题研究(研究生)。
安徽桐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学士、哲学硕士,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山东大学法学理论专业立法学研究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系副主任,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副院长,现任山东大学法学院院长。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法理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威海立法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威海)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先后获得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山东省第二届十大中青年法学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大学(威海)学科带头人,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学术骨干,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立法学、宪政理论、法学理论。讲授立法学、法理学、人权法等课程。
蔡颖雯,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烟台大学中欧侵权法研究院兼职研究员,青岛仲裁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多项;在《政法论坛》、《法学家》、《法学杂志》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研究领域:民法总论、侵权法、人格权法。
(1970—),山东青州人,法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刑法学、犯罪学、监狱学。2000年7月至2005年8月,在山东省东营市中级人民法院从事刑事审判等工作,工作过的内部机构有立案庭、刑事审判第一庭、审判监督庭,曾参与法院刑事审判调研等工作。2005年9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其间获得“北京大学2005——2006学年三好学生”、“北京大学法学院2006——2007年度英华奖学金”、北京大学2009年优秀毕业生等荣誉与称号。2009年7月博士毕业后到新疆工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支援西部地区荣誉证书”。曾任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2011年“新疆公诉人论辩赛”评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检察院特约检察员、乌鲁木齐市中级人民法院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负责人、新疆百丰天圆律师事务所新疆财经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负责人。现任青岛大学法学院教授,从事刑事法学教学与研究工作,兼任中国犯罪学会犯罪预防委员会常务理事。
史学善,男,1964年生,山东省临朐县人,副教授。1988年7月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1995年10月至1996年4月,日本下关市立大学研修访问;1998年9月至2001年7月,中山大学在职学习;2002年2月至2009年7月,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留学并兼职新西兰国家商学院。副主编山东省高校统编教材《逻辑新教程》(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一部;合著、参编《韩国概览》(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日文化交流事典》(辽宁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安藤昌意·现代·中国》(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等著作多部;在《日本研究》、《周易研究》、《东方哲学研究》等核心期刊和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和教学领域:中日文化交流,中国传统文化,逻辑学,边防管理等。
名师名家
EXPERT
推荐机构/高校
服务热线: 400-0815-589
【继续教育培训网声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
All Rights Reserved重庆卓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禁止复制 违者必究 渝公网安备 50010602502578号 渝ICP备18010001号-5 网站地图 XML地图

干训热线
400-0815-589